2008-02-29

介紹一本 Python 書籍

有時對於台灣的出版商滿失望的,尤其是在電腦書籍方面。除了一窩蜂抄襲外,內容的深度及寬度幾年下來了,也不見長進,另一個讓人想不通的是,電腦書較其它類型書貴上許多。

先前在天瓏發現了也有在賣一些大陸上的電腦書籍,價格是大陸定價乘以4倍,以書的內容及價格來說,絕對滿划算的。

今天坐捷運到台北王貫英圖書館借書,在回程發現一家專賣大陸電腦書籍專賣店,店面雖不是很大,約莫七、八坪,不過書的內容還算豐富。

這家書局店名為大學簡體電腦書店,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00號1樓之5,也有網站可供查詢相關書籍,網址為 http://www.3dwoo.com。

逛了約 30 分鐘,由於趕著回永和,所以只買了一本 "征服 Python 语言基础与典型应用" 這本書。

這本書於 2007 年 9 月出版,分為五個部份,分別為:

1. Python 入門

主要講解 Python 概述與起步

2. Python 語法

講解 Python 語法,各類變數、正規表達式、物件、類別,錯誤處理

3. 系統應用

包括 Python 的擴展,如使用 c、c++,以及 swig、Bootst.Python、Pyrex .. 等

多線程設計,系統編程,以及使用 gui 來設計 Python 程式,包括了使用 有點老的 Tkinter 以及 wxPython、PyGtk、PyQt

4. web 與數據庫

如何連接 m$ Access 與 Mysql、sqlite 資料庫,也有提到 Zope、Plone 和 socket、HTML、XML .. 等

5. 多媒體與其它應用

講到一些 Python 的科學計算、OpenGL、PyGame 設計 game、PIL .. 等

你可以在以下網址中看到這本書的詳細介紹。

http://www.3dwoo.com/showBookDetail.asp?nb=9103#

不過我覺得可惜的是,這本書使用的平台是 windows,而非 linux;另外在這家書局買書是大陸定價乘以五倍,而非像天瓏書局的乘以四倍。

以下是這本書的抓圖(來自於 http://www.3dwoo.com/),圖型上的 3dwoo 字眼,是該書局自行加上的,原書上並沒有這樣的字樣。



我想國內的電腦出版商該加把勁了,多多參考大陸電腦著作的內容及多樣性,不要短視近利,互相比爛。否則在彼岸相對比較下,無論是在電腦書籍多樣化、內容、價格上,早晚都會被比下去而失去優勢的。

[轉貼]封閉系統真正可怕的地方

個人對 IBM 唯一的好感可能就是在 80 年代開放 pc 架構,造成了今日個人電腦的蓬勃發展。

在今日很多人還迷信著大系統的主機,其實很多大系統可做的事,今日由於個人電腦的發展,己可取代這些所謂的大型電腦了。

舉個最鮮明的例子,google 有著全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及 e-mail 系統,可知道其背後的硬體架構及使用的作業系統嗎?全是使用 pc 串連起來的硬體加上 linux 作業系統;再拿國內多人使用的 yahoo 來說吧,也是使用 pc 加上 FreeBSD 作業系統。大多中大型企業都不使用封閉系統,為什麼呢?一言以蔽之,不要受限於人,而限制了發展!

另外一個對中小企業很重要的問題,除了硬體外,就是慎選作業系統了,選擇一個封閉的作業系統,像是本文中所述的(應該是 aix 作業系統)、微軟的 windows或是 mac OS,我想無論在系統的整合上,未來發展上,都是處處受限,且所費不貲的,豈可不慎乎。

以下文章轉貼自:

[反微軟資訊新聞] http://antimstw.blogspot.com/2008/02/blog-post.html

--- 轉貼內容 ---

IBM昨天宣佈推出新一代的大型主機 System z10。比起前一代的產品 z9,z10的效能表現提昇了 50%。z10最多可以安裝 64顆四核心的特殊版本 Power處理器,而 z9只能安裝 54顆雙核心處理器。根據 IBM的說法,z10的效能表現等同於 1500台 x86伺服器。而它的價格以及耗電量則只要 1500台 x86伺服器的 15%,所以客戶買到它就等於是賺到 85%的成本。z10的售價是從一百萬美元起跳。

姑且不論一百萬美金到底算不算便宜,從以下的數據統計就可以看出像大型主機這種封閉系統 的可怕。根據 Sanford C. Bernstein & Company分析師 A. M. Sacconaghi的調查,雖然大型主機本身的銷售額只佔 IBM每年營業額的 4%,但是從大型主機衍生出來的軟體、儲存設備、以及技術服務等銷售額卻佔了 IBM每年營業額的 25%。對 IBM每年的獲利更是貢獻將近一半。

為甚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性呢?

簡 單來說,如果你今天真的相信了 IBM所說的「花一百萬美元購買一台 z10大型主機可以抵過 1500台 X86伺服器」,然後很高興的花一百萬美金把一台 z10買回來了。買回來之後,你會發現你必須再另外花一百萬美金來購買大型主機專屬的軟體,包括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管理軟體、等等。這些軟體不但特別 昂貴,而且選擇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只有 IBM有提供。然後你還必須花一百萬美金購買大型主機專屬的儲存設備和儲存管理軟體,同樣的,你的選擇不但很少,而且都特別昂貴。更慘的是,你還必須想辦 法找到一些滿頭白髮的專家才有辦法管理好這台系統,如果系統出問題的時候你也只能找以價錢超級昂貴而聞名的 IBM技術顧問來幫忙解決。

幾 十年前許多專家都預測開放系統(例如 Unix伺服器)將會取代大型主機。時至今日這個預言並沒有成真,大型主機仍然是 IBM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這也是封閉系統另外一個可怕的地方,因為一旦選擇了它,想要改用別的平台會非常困難。因為封閉系統的業者可以透過專利權或是格式 不公開的方式阻止其他業者進入。

http://www.theregister.co.uk/2008/02/26/ibm_z10_mainframe/

2008-02-27

建立個人的網頁設計素材圖庫

寫網頁相信是很多人的興趣,有人靠此為生,或者是純興趣使然。面對不同的客戶或網頁的特異性,除了寫作上的不同外,所使用的圖型也有所不同。

在這此不同外,還是有些相同的部份,像是在一般互動式網頁(或稱動態網頁),常有一些基本的機制(action),像是新增、修改、刪除、存檔、列印、上筆、下筆.. 等共通的部份。

這些功能使用純文字表示並無不可,但有些時候用圖型表示,或許是更好的方式。

這些圖示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同質性很高,在甲網頁上可使用,乙網頁呢,也可直接套用。是否我們可建一個素材庫來組織這些東東呢?

每個人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以我來說,我是使用 openclipart 當我的素材來源,另一個來源就是各個 theme 中的資源了,在這其中有兩種檔案格式,一是 png 格式;另外一種則是 svg 格式。

使用這兩種資源有什麼好處呢?免費加上修改容易。

我比較偏好 svg 格式,why?相對於 png 格式,可做極大程度的修改,例如大小、圖型的增減內容等。

這些圖示可能並不完全符合所需,所以我們可能要東拼西湊、加東減西的,這也是我為何要用 svg 的檔案格式了。像附圖一的 20edit.gif,在上述兩種來源中,就沒有合適的圖型,只能使用兩個 svg 檔,再用 inkscape 來修改。

參考第一張附圖,可以看到很多 svg 的圖檔,這些都是我的原始圖檔,藉由這些我可以衍生出自己風格的圖示。像一些 gif 檔案,由 20 開頭的,就是衍生出來的格式。使用 gif 格式主要是因為 m$ 還未完全支援 png 的去背功能;而為何以 20 開頭呢?主要是其大小都是 20 x 20 px。

一般這類的圖示使用 20x20 或是 16x16 就可以了,為了方便起見,我會在檔案名前前加上其解析度,如 20 或是 16,這樣有個好處,相同大小的圖示會放在一塊,以便檢視。

如果長寬不一樣呢?以高度為準,這是因為網頁上顯示的是由 row(列) 組成。

在 linux 下要編輯這些檔案,可以考慮用 gimp 及 inkscape。inkscape 用來編輯 svg 檔,而 gimp 可用來將 svg 檔轉換成 gif 檔。

在第二張附圖就是將 svg 檔交由 gimp 處理的畫面。gimp 會問要轉換的解析度,以本文所例,可輸入 16 或 20。

第三張圖為一個 16x16 由 svg 檔轉換後的圖型。要注意的是,轉換到較小的解析度時,可能視覺效果不是很好,尤其是在邊框部份可能會糊掉,可能需要加強一個邊緣部份的暗度。

或許做這些動作有點給它無聊,但想想只要做一次後,以後都可直接套用,是不是很方便呢?我們也可以多做幾套風格不同的,如大小、顏色差異的素材庫,在使用上就更方便了。





有個暖暖的睡窩

最近天氣又要變冷了,氣溫又要降到攝氏10度以下。平常的作息間保暖不是個大問題,但就寢時如何有個暖暖的睡窩呢?

當然,市面上有所謂的暖暖包可解決這個問題,不過一來價格有點給它貴,二則這類產品大多無法重覆使用(雖然有可重覆使用的產品,但價格較高,且使用起來不方便),在講究環保的現代,實在不是個理想的產品。

其實,有一個不錯的方法,不但省錢,而且效果相當不錯。

相信大家家中都有一些保特瓶吧,不妨在洗澡時(泡澡),將這些保特瓶裝水約九分滿,放在澡盆內,一來可節省洗澡水的用量,二來可在洗澡後,將這些保特瓶擦乾後,放在棉被中保暖。

至於為何要九分滿呢?因為留一些空間,除了水量不必太多外,而且空氣具有隔熱、保溫的效果。

這些保特瓶及內裝的水可重覆使用,所以滿合算的。

有人也許會說,我都是沖浴耶,怎麼辦?那可以自行燒些熱水(或直接由出水口接些熱水),再裝入瓶中,也可達到同樣的使用效果。

由於棉被具有隔熱的效果,所以基本上,將這些內裝熱水的保特瓶放在棉被內的保溫效果很不錯。不過在使用上注意以下幾點:

1. 使用的保特瓶容量最好1公升以上,這樣水量才夠,保溫效果才會良好

2. 保特瓶材質選擇厚一些的,像裝米酒的瓶子就不太適合,不妨選擇一些茶飲料的保特瓶

3. 溫度不必太高,建議水40-45度(攝氏)即可,一來溫度過高,太熱了,反而效果適得其反(熱得你不想蓋棉被);二則水溫太高,對於某些保特瓶有不良效果

4. 記得,保特瓶的瓶蓋一定要栓緊,否則你的床可能會變成 "水床"

5. 如果一個保特瓶不夠,不妨使用多個來增加其效果,以我來說,使用兩個,一個放在腳附近,另一個放在胸口附近,一般來說使用兩個效果就相當好了

如果你比較怕冷,或是覺得棉被單薄了些,不夠暖和,不妨試試這個簡單又環保的方法。

2008-02-24

如何更改 menu 旁的 icon

首先先看一下附圖 menu 旁的 icon(圖示),指的就是這個東東。

由於 ubuntu 內定的 icon 有點模糊;或者出於特定目的,想把它換成其它的 icon,要如何做呢?

在 ubuntu 7.10 版中,這個圖是放在使用的 theme 所使用的 icon 中的 22x22/places/ 這個目錄之中,檔名為 start-here.png。

例如 theme 是使用內定的 Human,那麼我們就要將 /usr/share/icons/Human/22x22/places/ 中的 start-here.png 置換成想要的 icon。

為何要用 .png 呢?在 gnome 的 icon 中不是使用 svg 格式,就是使用 png 格式,我想主要原因是可以去背吧。

這個圖示的大小為 22x22。在更換完後,記得重啟 gnome-panel(gnome 的 panel 管理程式),可以登出後再登入;或者是使用指令 killall gnome-panel 來重啟 gnome-panel。

重新啟動 gnome-panel 後,看看這個圖示,應該已經變更了。

連鎖超商找零怪象

如今像 7-11、ok、全家.. 等超商已成為大多數人生活的一部份。有沒有發現到在超商購物時一個好笑的現象,那就是找零錢時的現象。

有些服務人員在零錢給你時,好似怕你身帶百種不治之症的病毒,將找零錢很快(你可能還沒拿穩)輕輕的放在你的手上,還沒拿穩時,服務員手就快速地抽回去了,唯恐你傳染什麼重大惡疾給他似的。

我就碰到幾次這種情況,只能很快的將手握緊,唯恐一個沒抓好,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零錢灑落滿地而滿地找錢的糗事發生。

鈔票根據調查統計,上面的細菌在多人輾轉之間,比馬桶上還多出幾倍。我想這樣的東西你都敢拿了,客戶的手會比這些錢還髒嗎?

更扯的是還有次,服務人員乾脆將硬幣直接放在櫃台上。我們男孩子大多沒留指甲,天知道要將那些硬幣一一從光滑的枱面上拿起來,還真它馬的有些困難度。

這讓我不禁想到幾個有趣的事:

1. 我想一個超商服務員一天 "不小心" 碰到的手,可能比我一個月所接觸到的 "手" 還多吧,我都不怕了,他們在怕什麼呢?

2. 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已工作一段時間的老鳥的身上,新進人員較為少見。可能是新進人員較單純,不會像老鳥般想得"太多" 了。

順帶一提的是,新進人員的服務態度也比較有禮,"歡迎光臨"、"謝謝光臨" 常掛在嘴上,臉上也常堆滿笑容。而老鳥呢?不但好似沒看到你這個人似的,臉上的表情就好像 "國父、關公" 般的嚴肅,直叫人覺得好 "冷"。

3. 找零的問題,我想這些單位的管理階層都應了解這個情況,那麼為何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式呢?除了員工的教育可避免這個問題外,是否可仿照銀行準備些找零的圓盤呢?這樣是否大家都方便。

-----

我想這個問題管理人員絕對有顧慮到,為何不實施呢?可能是怕拉遠與客戶的關係,畢竟將找零的錢放在找零盤中比較不那麼 "友善"。

但如果服務人員不做如斯想呢?我想效果是相反的,所以我還是建議一下,如果有這些單位的管理人員看到這篇文章時,不妨考慮改變一下做法吧!

2008-02-20

ubuntu 中的放大、縮小及連想

鑑於各國文字不同,像英文或英文網站在字體較小時,對於閱讀的困擾還好,但中文呢?很多字都糊在一起了,看了實在有點累。

國內很多網站或是論譠由於架站軟體都來自國外,所以由於上項原因,如果字體沒做適當的調整,那麼是否會造成些問題呢?

像我上一些國內的網站如 ubuntu tw,或是一些英文網站,第一件事就是先放大字體,看起來比較舒服。順便提一下,國內的 ubuntu tw 早就有人提出個問題了,但主其事者依然故我,沒有改善,或許其視力 2.0 吧 :-)

這個問題雖不難解決,如在 firefox 中設定該語系的字體大小,但如我使用三台電腦,是否每台都要重設呢?如果在外使用電腦呢?一個舉手之勞的動作,為何不從善如流呢?

另外,在 gnome 上的軟體,像是一些文字編輯軟體,如 geany,或是美工軟體如 eog、gimp、inkscape ,或是常用的 openoffice 都有提供放大縮小的功能,一般可選擇功能表或工具鈕來放大或是縮小目前的頁面,那麼如果使用滑鼠呢?

滿簡單的,先按著 ctrl 鍵不放,再捲動滑鼠中鍵就可達到這個功能了,一般向前是放大,向後呢則是縮小。

不過那常用的 firefox 剛好相反,向前是縮小,向後為放大。

這會不會造成一些困擾呢?除非很習慣了,否則一定有一定程度的不便。於是連想到 ...

在 linux 的軟體中,大部份的按鍵都有默定的設定,像是常用的開新檔案(ctrl+n)、開啟舊檔(ctrl+o)、存檔(ctrl+s)、複製(ctrl+c).. 等等。

但也有一些是沒統一的,像是 redo,有些是使用 shift+ctrl+z(如 gedit),有些則是使用 ctrl+y(如 gimp、openoffice、geany..),這會不會造成錯亂呢?大家認為呢?

這些雖是小處,但對使用者的影響及適應我想滿大的。

所以,程式開發者應該多多注意這些小節,以免造成使用者上的適應問題,也可看出設計者的細心及用心之處。

2008-02-19

為你的桌面增添色彩

生活老是一成不變,可能就會給它有點無聊了。

或許你和我一樣,每天在坐在電腦面前的時間佔有極大的比率,那麼對於目前的桌面還滿意嗎?

先說一下我所使用的桌面為 ubuntu,theme 是 ubuntu 中內定的 Human,這個 theme 雖然給人一個溫暖的感覺,但由於一些軟體的特異化,其 icon 和桌面在搭配上總是有些格格不入之感。

在修改你的桌面 icon 時,其素材從那來呢?

1. synaptic

在 synaptic 中有 openclipart-png(點陣圖去背格式)、openclipart-svg(向量圖,可用 inkscape 處理)、openclipart(lib 檔)、openclipart-openoffice.org(openoffice 軟體使用)這幾個檔案,不妨都裝上吧!

其中的 openclipart-png、openclipart-svg 安裝後,目錄在 /usr/share/png/ 及 /usr/share/svg/ 這兩個目錄。其中的檔案都是互相對應的,也就是說有一個 png 檔,在其相對的 svg 目錄中就有一個相同的 svg 檔案,這有什麼用呢?方便你使用 svg 檔來做進一步的修改、變更以符合自己需。

2. 網路或是官方網站

在一些網站上可以找到一些不錯的原始圖檔(請注意版權使用限制),不妨下載回來使用。

3. 自己設計

想要有個人的 style,我想這是最好的方式了,不過這需要點美工的技巧及對系統的檔案配置(例如 theme 的檔案放在那及原理),雖然有些難度,但了解其中奧妙後,也不是困難之事。由於涉及較廣,請自行參考相關網站、資料。

----

桌面上的圖,可使用點陣圖(png去背格式)或是向量圖(svg檔),有些很方便修改,請參考附圖二,先在 icon 上按滑鼠右鍵,選其中的 Properties,將你所設計或修改的圖拉到其圖示上即可(參考圖二)。

有些圖則無法按此方式修改,像是其中的 "垃圾桶(trash)"(參考圖一),就不適用上項方法。

這個 trash 有點 "那個" :-),當 trash 中有東東時,其重要部位會有所遮掩,沒東東呢?自行想像一下。

trash 要用到兩個檔案,以 Human 這個 theme 來說,分別為 /usr/share/icons/Human/scalable/places/usr-trash.svg 檔(當 trash empty 時),及 /usr/share/icons/Human/scalable/status/user-trash-full.svg 檔(當 trash 中有東東時),所以我們只要更改這兩個檔案即可。

可能有人會問,你桌面上的圖看來好像是點陣圖耶?沒錯,但我是先將原圖去背後,再使用 inkscape 處理,並存為 svg 格式。

圖一中的 inkscape、GIMP、Tvtime、Home .. 都是使用 openclipart 中的圖示修改或直接套用的,而 firefox 則是在網路上抓的圖,去背後使用的。

圖示大小,我們可能不是很滿意,不妨在桌面上其 icon 上按滑鼠右鍵選 stretch icon,來拉出適當的大小。

其實在 gnome 中有很多祕密是在說明檔案及官方網站上都沒被露的,我們只能透過 trace 某些檔案及目錄來了解其運作原理,這些通常都滿有趣的,值得大家自行 hack 一下。


2008-02-14

geany ide 簡介

怎麼才算是一個好的程式編輯器,我想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有人喜歡用複雜的 eclipse,有人則喜歡使用簡單的 vi(vim) 或是 gedit 來完成程式寫作工作。

先前花了不少的時間測試一些所謂的 ide(整合開發環境) 編輯器,不是太複雜就是不敷所需,最後還是使用 gnome 內附的 gedit 來當成平常編輯程式的工具。它雖然簡單,但已符合基本的需求。

gedit 內有一個不錯的 auto-complete(自動完成) plugin,這項功能是用 python 寫的,但滿可惜的是和中文常用的 ctrl+space 會沖到,而且不能更改組合鍵,這實在有些不方便。

這兩天在試一個輕量級的 ide 編輯器 → geany,測試的結果滿滿意的,它具備以下我所需要的功能。

1. auto-complete

不但一般的控制或判斷語法都有支援,更難得的是一些指令都有支援,像附圖如輸入 array(以 php 語言為例),則這個程式會將所有符合的指令顯示出來(由於抓圖問題,請自行試試)。

2. fold 功能

可將 block 收起或展開,這對於某個較為 "龐大" 的程式,在寫作時或是查看時都是很方便的。

3. 查詢時可用正規表示

gedit 另一個缺點就是無法使用正規表示式來做 search 的功能,這在有時些不便。

4. 支援多語言

一般常用的 language 幾乎都支援了,從主流的 java、c、c++、php、python、ruby,到較少為人知的 lua 都有支援語法高亮度的功能。

5. 支援 zoom in 及 zoom out 功能

我想這是一個不錯的功能,尤其是在眼睛看程式有點給它累時。

6. 支援 project 及單個檔案功能

有些 ide 太過於強調 project 了,想想,我不過是要簡單的修個程式,又何必用到 project 呢?

7. 能將 class、function及變數分別顯示

geany 可將式中的 class、function、variable 分別列出,這有效的找到你所想要的東東。請參參附圖。

8. 擴充性強

你可自行發展你所想要的功能,當然也有一些 plugin 可使用。強調的是一些內定的功能,我們都可在 ~/.geany 中修改以符己需。

9. 方便的自定按鍵功能

上面所說的是個人覺得我比較受用的地方,當然 geany 功能絕不僅如此,這就有待使用者自行發掘了。

這個程式在 ubuntu 中也有收錄,請利用 synaptic 自行安裝。安裝完後在 memu → Application → Programming 中就有這個程式選項可以叫用了。

要注意的是中文輸入的問題,由於內定的 ctrl-space 已被設定,所以可在程式的 Edit → Preferences → keybindings 中修改或取消,這樣才能夠使用傳統的 ctrl+space 來使用中文。

要了解 geany 不妨看一下 ~/.geany/ 及 /usr/share/geany/ 這兩個目錄中的檔案及官方網址 http://geany.uvena.de/,多看個幾次,就能夠掌握 geany 的設計哲學了。

如果你還在找尋心目中的程式編輯器,試試 geany 吧!

2008-02-08

學電腦,英文重不重要

常常有人問我,想學好電腦,英文程度倒底重不重要。

我想答案只有一個,英文重不重要,完全視你想達到使用電腦的何種程度而定。

就拿一般最簡單的作業系統 windows 來說吧,似乎對於各種語言都有著不錯的支援,一些軟體的介面也都有中文的介面。這些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這些中文支持可能夠了。但對一些電腦的進階使用者或是以電腦為生的人來說,想要有進一步的技術升級,單單靠這些是絕對不夠的;另外像是一些好用的軟體也沒有中文版的介面。

所以,想要在電腦程度上有所提升,由 "使用電腦(被電腦玩)" 晉升到 "玩電腦(完全操控電腦)",一些進階的資料是不可或缺的,不幸的是,這些大多是原文的,尤以英文為大宗。

或許有人會說,不是有很多熱心的人默默的做一些翻譯工作嗎?我想這些只侷限在某一部份較熱門的軟體,以 linux 領域來說吧,像是 firefox、openoffice..之流,我想未翻成中文的軟體還有許多,要一一將其都中文化,絕對是個 "不可能的任務"。

舉例來說吧,apache 是個熱門架站軟體,因此在網路上這方面的中文(簡體或繁體字)資料很多,當然還是不及英文的資料來得多、新且廣。但如果有天想換成 lighttpd,嗯,你將會發現 lighttpd 的中文資料不多,且都是斷斷續續的,參考資料不佳。相反的,如果你己習慣英文,那麼你可在 http://www.lighttpd.net 這個網站上找到答案,並且這些資訊都是最新的。

即使就算翻成中文了,問題就解決了嗎?未必。看看很多軟體都翻的虎頭蛇尾,或有很多遺漏之處,或是翻譯的問題,反而造成更多的問題。像是兩岸對於電腦名詞命名的不同,這些中文化適足以害之。像是一個 pc,我們這叫電腦,大陸叫計算機;hard disk,台灣稱為硬碟或取其諧音哈滴,大陸叫做硬盤,這些我想未受翻譯之利,反先受之害了。這個現象不單單充斥在兩岸,即時在台灣,也是屢見不爽。

再者,翻譯本國化,一定會有時差的問題。電腦算是資訊變化滿快的科技,在翻譯的時差上,往往會有一些資料不符實用的現象。

這個現象,當你用 google 查資料,就不難體會了,常常找到一些不合時宜的中文資料,這往往誤事加上誤時。

這幾年來,隨著 free ware 的興起,翻譯成本國化(中文)很多人都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但說實在的我有些不以為然。

我們為什麼不能把英文視為和中文一體呢,為何不能把英文溶於生活之中呢?其實,在每種語言的四大要素:聽、讀、說、寫中,讀算是最簡單的了,也是這四項中最基本的項目。如果你不太依賴中文化,應不難發現每份原文資料、每個未翻譯的軟體其中的單字、使用語句,都很類似,可能其中有些生字不懂,但常常看整段、整句,還能夠看出其意思。

對於中文化,我一直有個感覺,中文化對於電腦晉升及使用是種障礙。沒錯,或許對一個初學者來說,中文化對其不無幫助,但隨著使用電腦時間的增久,中文化反而成為玩電腦的死門。像我有時為了貪便宜,買一些電腦翻譯的書,說句實話,有時看起來比看原文的還累。為什麼呢?這些作者,往往不會考慮語言及文化上的差異,而把原文照本宣科的整本書一字不漏的照翻過來,所以不時會有看原文比看譯文容易的現象。

在很多優秀的軟體網站上,對岸都搶著卡位,但不難發現一些好玩的現象。什麼才叫做中文化,是單單把一些網站上的選單或是連結變成中文就叫中文化嗎?絕大部份的連結、資料都是原文的。我想對於這種現象,不翻可能比翻來的好多了。

再拿國內一些相關自由軟體的網站來說吧,這種現象也很常見,網站上的資料,不知多久未更新了,這不反而會造成學習上的問題嗎?

萬事起頭難,很多 "難" 的事,習以為常後就不以為然了,試著把英文和你的生活融合,就好像吃、喝、拉、撒、睡是生活的常態。這樣在往後相信你和你的電腦的關係會更為密切及"幸福"。

除非那天你不再玩電腦了,否則速速和它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吧!

2008-02-04

快速開啟目錄及檔案

不管使用何種作業系統,檔案管理是使用電腦例行的工作,要怎麼輕鬆的完成這項工作呢?

我想至少有以下方式:

1. 使用 terminal 介面

這種方式個人覺得有好有壞,方便是其好處,但有時想想是否要打太多的字了,同時對於整個目錄架構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在進出、切換各個目錄時不是很方便。

2. 使用 nautilus

一般人大多是使用這樣的方式吧。有幾個小技巧可以讓我們更方便。

① 多多用 nautilus 的 bookmark 功能

可以將常用的一些目錄設為 bookmark,開啟這些目錄就快多了。像下圖:



② 使用 Ctrl+L 或 Alt+F2 加快開啟的速度

這兩者都可以快速的開啟檔案或目錄,個人覺得使用 Alt+F2 較方便,why?因為 Ctrl+L 的方式,有時會和軟體的熱鍵(shortcut)沖到,例如 firefox 中按這個組合鍵時,focus 會移到網址列,所以有些不太方便(雖然可用 Ctrl+Alt+Esc切換到桌面)。



而 Alt+F2 就沒這個問題了,有人認為 Alt+F2 不是用來快開啟程式的嗎?怎麼可用來開啟檔案、目錄?

其實現在的作業系統都是 "文件導向" 了。當在 Alt+F2 中輸入的是一個指令時,系統內定會執行它;反之,如果是個檔案或是目錄,那麼就會由內定的程式開啟。

例如,在 Alt+F2 中輸入的是一個 .jpg 檔案時,會由內定的 eog(一個內定看圖程式)開啟;若輸入的是一個 .txt 檔,則會由 gedit 打開;目錄呢?想當然耳,就由 nautilus 開啟囉。

像下圖,在 Alt+F2(其實背後執行 gnome-open 這個程式)中輸作一個 ~,這樣可開啟個人的 home 目錄。



3. 善用你的桌面(Desktop)

打開電腦後,第一個看到的就是桌面,那為何不好好使用你的桌面呢?我們可將一些常用的目錄、檔案放在桌面上,以便存取。

不過,這種方式,當桌面上的東東太多時,就給它有點亂了,反而造成不便。所以請適時的整理你的桌面吧!

----

當然,還有其它的方式,例如使用一些工具程式。不過一來我喜歡 "原汁原味",二來不是所有的電腦都安裝這些工具。所以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方式。

2008-02-03

amor creature

從前使用 FreeBSD 時,有一個好玩的 port → NEKO。這個玩意會在你的桌面上顯示一些 creature(姑且譯成小玩伴),在長時間使用電腦時,有這些好玩的東東相伴,還覺得滿有趣的。

而 amor 就是一個類似的軟體,這個軟體可使用在 gnome、kde 軟體上,不同於 NEKO 的是它還有一些較進階的功能。

amor creature 的安裝及介紹,滿簡單的,不妨參考一下以下的網址:

http://www.ubuntugeek.com/amor-a-creature-for-your-desktop.html

我滿喜歡這個軟體的一個原因是,它會不時的秀出一些 tips,這有什麼好處呢?想想吧?是否可把它改成中文字?是否可將一些軟體的使用要領加進去?拿來背英文單字如何呢?

像下圖我把它用來顯示 gnome 的一些桌面提示。



應用的方式天馬行空,端視個人的想像空間。

像我個人就把它拿來顯示一些諸如格言、gnome 的小技巧.. 之用。

要如何修改相關的檔案呢?這個軟體的 tips 設定檔位於 /usr/share/apps/amor/ 目錄之下,有一個名為 tips(這個檔案 link 到 tips-en 檔),所以我們只要更改這個檔案(即 tips)成我們想要的內容就可以了。

格式很簡單,每個提示都是兩行,一行文字內容,另一行則是以 % 開頭的一行,如下圖:



要注意的是,要編輯這個檔案,請用 root 權限。另外編輯這個檔案後,需重新啟動 amor creature,你修改的內容才會生效。

或許你想加入自己所創造的一些 creature,我找了許久,都沒這方面的資料。不過參考 /usr/share/apps/amor/ 目錄,應該不難加入自己的 creature。

[轉貼]前後不一

這個好笑,不過在笑完後,也真心希望,這些小鼻子+小眼睛外加沒格局的總統候選人,我們不是希望一個只會挖糞、言詞尖酸刻薄、心胸狹礙的總統,而是一個心胸開濶、能真正拉抬台灣現狀的總統。

原址: http://www.wretch.cc/blog/darkgreenn&article_id=8770913

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二十多年前的美國綠卡
和老婆周美青服務銀行的股票
被對手拿來質疑忠誠和家人買賣股票

每天電視上都是對手在提綠卡綠卡、周美青股票股票
沒提一件如何拉抬臺灣經濟的政見
小鼻子小眼晴小格局的
把一向冷眼看新聞的老公弄得十分不耐

當對方又說出了一句馬英九「前後不一」
老公冷冷道:
馬英九「前」「後」當然不一樣
難道他「前」「後」一樣嗎?

呃……